close
修習出世間法有一件事是對事物不起分別心。
基本上如果能辨認出什麼來的話,那就是分別了。所以我想所謂的沒有分別心應該是指不起價值判斷的心,也就是說接受事務的實然,而不去做價值判斷,不要分優劣高下,這樣無論處在什麼境地都能隨遇而安。
話說回來,生存在世間與人相處是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分別的。因為身處的環境、身邊的人會分別,所以為了與他們交往,必須在表面做出分別,但內心應該是隨遇而安的。
所以出世間法跟世間法在價值判斷上基本就存在著衝突。如果調適不好會感覺到自己人格似乎要分裂了。所以有些人就變成遇到好事分別出好,遇到壞事不起分別,這樣子每天心情都會很好。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適應吧!但是這不是出世間法所要求的。
所以修行極難,因為它與日常生活是逆流。而完全以逆流的方式生存的話,大概就無法在家,而是自然的顯現出離世出家的樣子了。
菩薩道很難,因為要在順流跟逆流之間不斷的調適。在完全出離的渴望和入世救人的心情之間擺蕩,菩薩不僅僅是好人的代名詞而已,菩薩應該是以出世的內心而有入世的行為的人,這之間分寸的拿捏非常困難。
結論:寫這只是為了頂禮真正佛教意義上的大菩薩而已,其實沒什麼特別意義。
全站熱搜